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2024年一季度,在和大健康领域业务高管、人力资源高管沟通过程中,科锐国际高级副总裁段立新的感受是,企业的信心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回温。今年一季度,大健康人才在工作机会、公司业绩和工作稳定性等方面的期望,也普遍呈现谨慎乐观的态度。
此前,科锐国际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大健康季刊(下称“大健康季刊”)显示,过年一年,企业招聘计划和候选人求职信心出现一定波动,但综合信心指数在2023年年末展露出回暖信号。37%受访企业将在一季度增加对外招聘,释放出积极的复苏信号。
5月7日,段立新对经济观察网表示,目前中国医药行业仍是一个急缺人才的行业,但受过去两年资本市场起伏等因素影响,医药企业的招聘信心有所下降。而医药行业一直以来都具有长周期、高投入的特点,离不开政策与资本的扶持、创新的驱动。随着去年第四季度医药企业逐渐客观看待发展现状,回归行业本质,行业招聘信心又开始触底回升。
展望接下来的人才市场需求,段立新表示,随着创新药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企业国际化战略加深布局,中国药企出海已进入3.0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健康领域企业对于具备国际视野和资深专业经验的关键人才需求将逐渐增加,急需引进适应全球化工作环境、理解不同市场需求、并能够推动创新药国际注册和市场准入的高级人才。
段立新表示:“大健康产业是当前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公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仍将继续保持旺盛需求。”
创新药产业催生岗位需求增长
过去几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可谓步入快车道。
一方面,国产创新药研发力度不断加强。总部位于中国的药企的管线比例从2008年的1%、2013年的3%,上升到2023年的28%,参与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创新药获批数量重回高位。中国的新药上市数量已连续第六年超过30款,近五年来全球新药上市总数仅次于美国,超过了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家。
段立新表示,创新药的发展催生了相关岗位需求的增长。“以销售岗位为例,受价格政策、企业精简成本等影响,医药行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呈现逐渐滑落的态势。但拆分来看,基于创新药上市组建销售团队,近几年创新药企业对销售人才的需求出现结构性增长。”
大健康季刊显示,在2024年一季度新增岗位需求中,销售岗位居榜首,且需求量较上季略有升温。一线销售及销售管理人员持续释放新增招聘需求。此外,核心技术/研发人员新增需求热度有所上涨。
整体上,段立新介绍,医药研发与制造方面,中高端人才持续抢手,经验值仍是候选人王牌,ADC(抗体偶联药物)研发负责人薪酬变动涨幅可达20%—30%;在医疗服务方面,肿瘤、慢性病、康复板块热度提升,相关人才有所短缺。
在创新药产业崛起过程中,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却在近几年经历了诸多起伏。大健康季刊显示,历经市场起伏后,候选人更加看重稳定性和平台,降薪换平台成为常见策略。近三成的人选择接受平薪,甚至降薪跳槽,以换取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段立新表示,两年前,只有不到10%的人愿意降薪换平台,而现在此比例增长至近30%,这说明医药行业人才对行业的期许从乐观趋向谨慎。在医药行业新常态之下,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和赛道已经成为大量人才的诉求,在一定时间内,个人也愿意为此在薪酬上做妥协。
药企出海进入3.0时代
“越来越多药企开始着力全球化布局,以增强自身获利能力。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经从原料药和仿制药的海外销售,发展到创新药的全球化布局。”在采访中,段立新阐释了对中国药企出海的观察。他也以时间线将中国药企出海分为三个阶段,即2005年之前为原料药出海时代,2005年至2019年为仿制药出海时代,2019年后则是创新药出海时代。
从创新药出海历程来看,2019年前,每年通过海外授权交易出海的本土创新药不到10个。 2019年,泽布替尼在FDA获准上市,实现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的突破”。2020年,创新药出海进入爆发式增长元年,20余个创新药通过海外授权交易出海。 2021年初,中国药企在海外开展创新药的临床试验超过60人。
段立新观察到,License-out(海外授权)仍是大部分中国创新药企的出海主流方式,此外也有药企尝试难度更大的自主出海,独立完成在海外研发、注册及最终上市的全过程。
在出海目的地上,大健康季刊显示,作为全球医药领先市场,美、欧仍是中国药企海外开疆拓土的首选,但亚太市场潜力无穷,有望成为下一片医药产业蓝海。
就海外人才需求而言,段立新表示,License-out的火热态势使license BD(海外商务拓展)岗位需求上扬,且对人才门槛要求高企;企业自主出海使海外注册负责人岗位缺口增加;自主创新研发使首席科学家等药物研发高级岗位需求持续火热。
在具体岗位需求上,科锐国际于2024年3月发布的《2024年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显示,北美地区的药品注册总监与医学总监跳槽薪资涨幅达15%至20%,具体年薪分别为22万美元—40万美元、24万美元—55万美元。
展望未来中国药企的出海前景,段立新表示,在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内卷”的背景下,海外市场已是创新药企业的必争之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需要源源不断地进行技术突破,尤其是在基础研究上进行技术突破。此外,企业也需要寻找专业服务商以应对海外市场不同的监管法规和人才雇佣难题。